目录

英语s音后清爆破辅音的发音问题

参考:




问题描述

众所周知,同一音节中,紧接在 /s/ 音后面的 /p,t,k/ 和作为音节开头的 /p,t,k/ 语音的特点是不同的。国内普遍把这种语音变化叫做浊化。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这样并不准确,至少是以偏概全,从英语教学角度更是容易产生误导。清音还是清音,英语没有浊化,不应该死板地替换为 b, d, g

所谓,无非是与相对。英语 /p, t, k/ 是清爆破辅音,与浊爆破辅音 /b, d, g/ 相对。学生一般需要花一定功夫才能掌握正确的发音,学会把浊音浊够,若不强调模仿这一点,不做特别的浊化训练,为了便于记忆和发音,则大部分学生就肯定会用汉语的 [b, d, g] 来代替英语的 /p, t, k/,结果说出来的英语虽然在很多情况下都还不至于令人误解,但语音效果肯定很差。一句话,不像英语。

为什么呢?因为汉语 [b, d, g][p, t, k] 的区别可以说纯粹是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可英语呢?/p, t, k/ 是强清爆破辅音,在一般情况下发音都伴随较强的送气过程。而 /b, d, g/ 则示弱浊爆破音,除了一般不送气之外,多半还有喉头声带震动,即所谓浊化。最后这一点,恰恰是汉语所没有的。

其实,/s/ 后面 /p, t, k/ 的主要语音变化,不是 浊化,而是失去了原来很强的送气特点罢了,其效果,就成了和汉语不送气的 [b, d, g] 紧贴在 /s/后头一样。


建议你在学英语的时候不要过于纠结这个浊化现象,如果你把 [s], [t], [ɒ][p] 都发对,你在说 stop 的时候想都不用想就能发得和母语者一样。

简单地说 [t] 这个音在 topstop 中的区别不是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而是送气与不送气。这也是为什么 stop 用国际音标标出来是 [stɒp] 而不是 [sdɒp]




原因说明

几个原因:

  • 节省能量:在 s 后把 p, t, k 发成爆破音太费劲了。
  • 并不必要:省略这个送气也并不会使这个词听起来像另外的词。

送气音在英语中非常重要,所谓送气音就是在发辅音的时候把气猛的送出来,尤其是爆破音 [p, t, k]

你要用很多空气和能量来发好一个送气音。但不幸的是,[s] 这个音也要很多气来发。因此,当 /p, t, k//s/ 之后时,由于缺少足够的气来发这个送气音的同时,又得留一些气来发后面的对于一个词的发音更准确更重要得多得原音。

在口语里,要讲话流畅就得节约用气,/p, t, k/ 在这样的重读位置上尤其要节约用气,所以变成了不送气。

因此,在 /s/ 之后省略 /p, t, k/ 音对于大家来说都要简单得多,这导致了它们听起来像 /b, d, g/


人们只需对那些在他们的语言中包含不同信息的声音敏感就行了。英语母语者省略送气音,即便这样使一个清爆破辅音听起来像一个浊爆破辅音也没关系,因为这不会影响发音的准确性。

在英语中找一个词带着 sb, sd, sg 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没必要故意去发这个送气音来区分 [stɒp][sdɒp] 之类的词。




FAQ

问:coast 中的 t 是否被前面的 s 浊化?

答:不是。

解释:

  • 浊化只是一种发音现象,不是规则。地道英语教学者都反对专门制定一个规则来说明这个问题。
  • 总的发音规则只有一条:按照字典里的注音读,要怎么变化就按地道英语的习惯。
  • s 后的清爆破辅音浊化现象可以这样归纳:清爆破辅音跟着一个元音,前面又有一个 s,无论是在单词的最前面还是中间,只要是在重读音节或次重读音节里,一般都读成对应的浊爆破辅音(或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听起来像)。



示例

英语根本没有浊化,而且我们中国人大部分是发不出浊音的,因为汉语普通话在爆破音里面根本没有浊音。

这一方面也要怪英语词典,不标注出送气符号(ʰ) 与不送气符号(˭),导致很多人受到误导。


双唇塞音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 英语例子 汉语普通话例子
浊音 b - bin /bɪn/ -
清音不送气 b spin /sp˭ɪn/
清音送气 p pin /pʰɪn/

齿龈塞音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 英语例子 汉语普通话例子
浊音 d - dop /dɒp/ -
清音不送气 d stop /st˭ɒp/
清音送气 t top /tʰɒp/

软颚塞音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 英语例子 汉语普通话例子
浊音 g - go /ɡəʊ/ -
清音不送气 g school /sk˭uːl/
清音送气 k cook /kʰʊk/